11月8日,由襄阳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襄阳市科技馆承办的2025年襄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襄阳市科技馆新馆圆满落幕。经过封闭问辩、创新素养和综合素质考察两大环节激烈角逐,最终有31组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充分展现了我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的丰硕成果。
多维评价聚焦核心素养
本届大赛紧跟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改革步伐,在参赛对象、组织方式、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大幅改革。大赛将参赛范围进行优化调整,不再接纳低龄段参赛者,而是将重点聚焦于14至17岁的青少年群体;评价机制也不再局限于对选手创新作品的单一评价,而是更加注重现场考察和客观评价,重点考察选手在知识应用、动手实践、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方面的表现。另外,本次终评活动首次对标国赛、省赛,特别从省创新大赛评委库中邀请3位评委,同时吸纳2位市级专家组成评审团,以专业力量保障评审工作。


襄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现场
终评赛场淬炼真才实学
本届创新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市23所学校报送的68项学生作品和10项科技辅导员作品。经过初评筛选,共有53组学生作品和8项教师作品晋级终评。参赛作品涵盖人工智能、工程技术、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展现出选手们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向评委讲解介绍作品


参赛教师讲解介绍作品
终评环节分阶段有序推进。在上午的封闭问辩环节,评审组依据“创新性、科学性、完整性、实用性”原则进行巡场评审。下午的创新素养与综合素质考察中,选手们沉着应答评委提问,清晰阐述设计思路与创新亮点,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与应变能力。


创新素养与综合素质考察现场
青春创意点亮生活场景
今年参赛作品呈现出鲜明的社会问题导向特征,众多创意从生活实践中来,又聚焦实际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在智慧交通领域,智能充电车位防占用系统等创新方案直击城市出行痛点;在健康生活方面,智能恒温辅食碗等作品体现对特殊群体的人性关怀;在公共安全领域,灾害救生舱等设计彰显对生命安全的重视;在绿色环保领域,余热回收系统等作品传递可持续发展理念。
湖北文理学院类淑来教授表示,今年作品在跨学科融合和实际应用方面进步显著,体现出同学们对社会需求的深入思考。来自十堰一中的评委吴中鹏老师对襄阳选手们展现出的科学素养和应变能力表示称赞。
蓄力省赛培育科创力量
作为展示青少年创新才能、交流科学思想的高水平平台,本次大赛不仅为选手们提供了切磋比拼的舞台,更搭建了成长成才的桥梁。襄阳市科技馆始终聚焦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持续打造有组织、成体系的青少年科研训练平台,通过“以赛促训、以赛带练、以赛会友”的模式,全方位发掘和培育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力量。
据悉,第40届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将于明年在襄阳举办,本次大赛的优秀作品将代表襄阳出征省赛,有望在更高舞台上展现襄阳青少年的科创风采。
copyright 2001-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